找到相关内容 8
Spread for Windows Forms快速入门(12)---数据分组(Outlook风格)
你可以设置的显示将行分组变成 OUTLOOK样式。对于大量的数据来说,这样会以用户需要的顺序显示数据。用户可以选择要进行的排序(以列为依据),然后控件会以此为依据将行组织起来,分级地显示数据。既可以通过双击列首的方式,也可以通过点击和拖拽此列进入页面头部分组栏的方式 选中要进行分组的列。 允许用户使用行分组
http://cyqdata.com/cnblogs/article-detail-42838 
Winform开发中另一种样式的OutLookBar工具条
很早的时候,曾经写了一篇随笔《WinForm界面开发之“OutLookBar”工具条》介绍了OutLookBar样式的工具条,得到很多同行的热烈反馈,我个人也比较喜欢这样的工具条布局,因此我很多共享软件中,都经常看到这种OutLookBar的工具条,这种工具条提供了一种较好的界面布局,方便对工具
http://cyqdata.com/cnblogs/article-detail-42444 
Outlook 2010邮件管理OBA插件
  现在,企业里利用电子邮件进行沟通协作是非常普遍的事,如企业里建设Exchange邮件系统,然后利用Exchange 的OWA通过Web方式去访问,且不管在身在何处只要是能连接互联网都可以访问,也可以通过配置Exchange客户端来访问如Office Outlook这样就可以更便携的、更快速的读取邮件或发送邮件等操作。   但是,企业的Exchange邮件系统每个人邮箱都受
http://cyqdata.com/cnblogs/article-detail-41314 
SQL Server BI Step by step 4-2 合并数据 LookUp组件和Script Component组件完成数据合并
 合并数据2----LookUp组件和Script Component组件完成数据合并   本章实现Excel中的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整合时,存在即更新,不存在即插入.这次主要介绍几种方法来实现:      1.使用Lookup      2.使用execute SQL task调用存储过程 &
http://cyqdata.com/cnblogs/article-detail-39892 
我的VSTO之路(五):Outlook初步开发之联系人扩展
上一讲我们完成对Word的介绍,文本开始,我将着重介绍Outlook。Outlook是微软Office中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,尤其在一个拥有Windows Domain的公司局域网中,Outlook是员工最常用的通讯工具,所以对Outlook实行进一步的定制开发的需求量是很大的。本文中,我先以联系人的扩展为开始,讲解如何开发一个强大的Outlook插件。   故事的开始 首先我们假设一个场
http://cyqdata.com/cnblogs/article-detail-39851 
C# 中奇妙的函数 -- 1. ToLookup
这个系列,我和大家一起来学学C#中一些非常有用函数,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它们不起眼,因此常常忽略它们。它们不会嚷嚷到:“使用我吧!我会让你节省很多的时间,而且让你的代码变得更加的简洁!” -- 但是,这些话会从对它们熟悉的程序员的脑海中涌现出来。 好的!先来看看ToLookup: 故事的背景 让我们先来创建一个简单的类来表示产品,产品有ID,类别,和价格,这个类没有什么特别:
http://cyqdata.com/cnblogs/article-detail-35877 
【企业信息化】Outlook自动配置连接Exchange
      我们希望可以在outlook里面看到联系人当前的状态,比如正在进行打电话(根据lync),正在进行开会(根据outlook日历判断),这样我们就可以很明确的知道当前我们的联系人在干什么,适不适合马上联系他等等.如果我们在错误的时间联系了某个领导或者某个客户,有时候是会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的.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,使用exchange+lyn
http://cyqdata.com/cnblogs/article-detail-35206 
通过外接程序将Outlook邮件导出成Word文档
Visual Studio允许创建Office类型的工程,用于给Office产品创建外接程序以及自定义模板等。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,在早期版本的Office中我们只能通过VBA代码来实现一些自定义的功能,如文本的自动替换、宏录制功能等等。VBA的功能很有限,有些时候我们希望自定义程序能够完成更多的功能,比如在Office多个不同产品之间进行文档转换、调用系统API、远程过程调用及Web Serv
http://cyqdata.com/cnblogs/article-detail-8081